向上、向新、向好 ——七台河高质量发展新观察
2025年04月24日 10:17:53
春风徐来,万象更新。生机盎然的七台河大地,处处激荡着推进高质量转型振兴发展的拼劲、干劲,一幅向上、向新、向好的崭新画卷跃然眼前。
以产业结构之“变”,塑造转型发展新格局
如何化解“一煤独大”发展格局,闯出煤城转型发展新路子,需要向新质生产力要发展,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七台河积极探索“突围”之路,企业逐新、产业向新,全市上下正在着力构建多点支撑、多业并举、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——深耕冰雪经济全产业链。在持续擦亮“奥运冠军之城”金色名片上做文章,谋篇布局“后亚冬”时代,编制《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学校建设构想》《龙江东部城市短道速滑发展联盟建设方案》,充分发挥“三块冰、两个馆、一公寓”基础设施、优秀教练团队优势,构建以七台河为中心,辐射牡丹江、鸡西、佳木斯等黑龙江东部城市的青少年短道速滑后备人才训练网络,立足全省、面向全国、辐射世界开展招生,努力打造“学训一体、一贯制贯通”的专业化、国际化体育运动学校,持续放大“七台河模式”品牌效应。坚持“文体商旅”融合发展,将体育赛事的激情活力、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、文创产业的创新创意深度融合,全新打造独树一帜的“探秘奥运冠军城”研学游品牌,累计接待研学旅游团306个,包含俄罗斯、韩国等境外研学团9批710余人次,实现国内国际“双开花”,并荣登中国旅游报。百凝盾冰雪装备制造项目全年订单已超2万双,产品远销海外;“冰雪嘉年华”系列活动圆满举办,“龙粤合作·江河有礼”联名文创展出45类385款特色“七台河礼物”,一季度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1.23万人次、拉动消费1.51亿元。
——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现场会吹响了“开春即开工”的集结号,86个重点项目正全力推进建设,涵盖精细化工、农机制造、热电联产、医疗等多个领域,“项目为王”理念在此刻得到深刻诠释。新能源产业集群持续扩圈,上海方豪60万千瓦、万锂泰5万千瓦等6个风电项目开工建设,九龙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速推进,勃利县200兆瓦风电制氢联合运行示范项目成功产出黑龙江省第一桶“绿氢”,成为龙江东部第一个绿氢生产基地。聚焦生物经济新赛道加速奔跑,联顺生物101#、102#生产线稳定生产、103#开始试生产;瑞顺新霉素制药项目建成后,年可生产新霉素1500吨、链霉素1200吨、硫酸延胡索酸泰妙菌素5000吨、黄原胶12000吨。科技成果转化见实招,市科技局组织宝泰隆、万锂泰、北兴建材等企业走进哈工大先研院、哈工程、哈医大、佳大等高校院所,深化校地合作、共建产学研平台,推动科研成果与石墨烯新材料、煤矸石综合利用等产业需求精准对接,共谋协同创新发展。冰雪经济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新兴产业,日后必将成为助力七台河转型振兴发展的重要“拼图”。
以企地合作之“质”,共育协同发展新机遇
走出去、广交友,世界就在眼前,发展就在眼前。七台河坚持把加强与央企、国企战略合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,通过聚焦重点领域、创新合作模式,构建起企地互促共赢的生动格局。
——扩农业领域合作之势。依托北大荒农垦集团先进的机械力量、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垦地合作,制定《七台河市2025年垦地合作“促服务、提单产、增产能”推进方案》,建成千亩示范区20个,全过程和单环节合作面积分别达37.56万亩、66.92万亩,推动垦地合作再深化、规模再扩大、效益再提升。聚焦农机装备制造业、农产品加工产业扶持,勃农机械、勃锦悍马等5家企业67款产品进入北大荒农垦补贴目录;市农投集团分别与北大荒牧业集团、北大荒食品集团达成合作意向,为冻干食品、宠物食品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——增城市建设发展之机。围绕安居民生、基础设施、生态环保等方面,与省建投集团、省交投集团、省森工集团开展深度合作,东风、海天两个片区城镇棚改项目复工,南岸花园三期、职业学院过街天桥、口袋公园、万宝荷花池栈桥改造等5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,东安街、G229国道、大同街等部分路段园林绿化建设开工在即,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、饶盖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分别计划于6月、7月复工建设。山高新能源集团20万千瓦风电项目签订框架合作协议,完成宏观选址、风险排查、可研编制等工作。一个个项目落地的背后,离不开政府各级部门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。
以营商环境之“优”,解锁政务服务新高度
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,必须多从一些发展的视角、比较的视角、辩证的视角,去谋划、去建设、去完善。七台河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难点、堵点,不断擦亮政务服务“底色”,提升营商环境“成色”。
——助企发展更加给力。始终坚持“民营经济立市”发展战略不动摇,充分倾听民营企业呼声,多措并举解决企业发展难题。市委宣传部、市委统战部积极利用新媒体矩阵,发布《关于征集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建议的倡议》,启动“我为七台河发展建言献策”活动,社会各界广泛参与,为助力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又一个“金点子”,“一座城、一家人、一条心、一起干、一定赢”的氛围更加浓厚。市营商局、市人民银行、市金融监管局创新融资撮合服务,倾心打造融资信用征信服务平台,一季度新增授信13.77亿元,发布84款特色金融产品,入驻融资信用平台中小微企业超1000家,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新路径。市工信局会同相关部门逐项细化完善《七台河市进一步助力焦化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》,帮助宝泰隆、隆鹏、亿达信等企业解决融资、原煤采购、证照审批、企业用地等多项问题,全力支持焦化企业打破发展困境。市、县(区)两级开展“民营企业家日”“政商沙龙”等系列活动10余次,开启政企之间“双向奔赴”新局面。
——为民办事更加高效。持续在流程上做“减法”,在效率上做“加法”,“12345”政务服务热线实现“一网统管、多端协同”智能化升级改造,企业信息变更、注销登记和餐饮店开办3项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事项全面开通,电子证照改革推动202项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理。创新推出“四办”服务模式,“专场办”“专窗办”针对不同人群与办事场景设计流程,“帮您办”提供全程协助,“快捷办”加速业务流转,真正做到群众办事“一次办结”。同时,推出“延时+上门”服务,有效解决上班族、特殊群体办事难题,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。倾心打造“冠军分”小程序,深化“信易+政务服务”“信易+行政审批”“信易+出行”等5个“信易+”应用场景成效,国家发改委公共信用和地理信息中心发布的《城市信用监测月报(2025年第2期)》中,七台河市综合信用指数为89.8,排名全国第24位、全省第1位,全力以赴为企业、群众提供“审批最少、服务最优、速度最快”的政务服务。
以民生保障之“实”,书写幸福城市新答卷
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,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。七台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,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,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——民生实事展现部门新作为。一桩桩、一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实事,可观可触、可感可知,见证“奥运冠军之城”稳稳的幸福。城管、交警支队等部门大力解决“停车难、停车乱”问题,释放停车泊位2473个,实现36个公共停车场资源共享、灵活开放。供销、金融部门全力保障农资供应、贷款需求,农业、公安、市场部门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打假行动,水务、气象部门及时提供农事信息指导,多措并举打好春耕备耕组合拳,守护农民“粮袋子”。应急部门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整治重大事故隐患105项。市检察院携手人大、政协共卫“开学第一餐”。工会组织打造“智惠七工”平台,集成救助帮扶、技能提升、权益保障等26个功能模块,创新职工服务新方式。民政部门深化“一老一小”公共服务领域改革,建设5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全力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。
——促销活动激发市场新活力。消费一头连着生产发展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,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,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。七台河积极抢抓“两新”政策机遇,千方百计促消费、惠民生。精心策划“创意桃山•惊喜无限”、惠民“肉蛋菜”“人间三月天•魅力女神节”等48场特色促销活动,累计发放政府消费券260万元,促销活动热度不减,消费补贴持续加码。汽车以旧换新、置换更新平台提交申请810人次,家电、3C数码等产品享受换新政策10141台次,群众购物热情高涨。
——森林城市建设绘就新图景。漫步在充满活力的七台河街头,一座新兴现代化城市的风采跃然眼前,放眼望去处处皆是风景,城乡道路干净整洁,新建的9处口袋公园连同11个公园广场向公众免费开放,湖光山色美不胜收。历届市委一任接着一任干、一棒接着一棒跑,森林城市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。现如今,建成区公园绿地服务率86.26%,绿道网络居民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1.02千米,大型生态休闲场所20km服务半径对市域覆盖率超75%,真正让“推窗见绿、出门见景”成为市民的生活标配,城市“气质”与“颜值”在悄然间不断提升,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。
正如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报告所讲,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。七台河将坚定走好稳煤固基、转型发展,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,走出一条产业强、生态美、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。(王雨仑 孙靖宇)
编辑:张旭
审核:陈爽
监审:滕海霞

春风徐来,万象更新。生机盎然的七台河大地,处处激荡着推进高质量转型振兴发展的拼劲、干劲,一幅向上、向新、向好的崭新画卷跃然眼前。
以产业结构之“变”,塑造转型发展新格局
如何化解“一煤独大”发展格局,闯出煤城转型发展新路子,需要向新质生产力要发展,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七台河积极探索“突围”之路,企业逐新、产业向新,全市上下正在着力构建多点支撑、多业并举、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——深耕冰雪经济全产业链。在持续擦亮“奥运冠军之城”金色名片上做文章,谋篇布局“后亚冬”时代,编制《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学校建设构想》《龙江东部城市短道速滑发展联盟建设方案》,充分发挥“三块冰、两个馆、一公寓”基础设施、优秀教练团队优势,构建以七台河为中心,辐射牡丹江、鸡西、佳木斯等黑龙江东部城市的青少年短道速滑后备人才训练网络,立足全省、面向全国、辐射世界开展招生,努力打造“学训一体、一贯制贯通”的专业化、国际化体育运动学校,持续放大“七台河模式”品牌效应。坚持“文体商旅”融合发展,将体育赛事的激情活力、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、文创产业的创新创意深度融合,全新打造独树一帜的“探秘奥运冠军城”研学游品牌,累计接待研学旅游团306个,包含俄罗斯、韩国等境外研学团9批710余人次,实现国内国际“双开花”,并荣登中国旅游报。百凝盾冰雪装备制造项目全年订单已超2万双,产品远销海外;“冰雪嘉年华”系列活动圆满举办,“龙粤合作·江河有礼”联名文创展出45类385款特色“七台河礼物”,一季度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1.23万人次、拉动消费1.51亿元。
——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现场会吹响了“开春即开工”的集结号,86个重点项目正全力推进建设,涵盖精细化工、农机制造、热电联产、医疗等多个领域,“项目为王”理念在此刻得到深刻诠释。新能源产业集群持续扩圈,上海方豪60万千瓦、万锂泰5万千瓦等6个风电项目开工建设,九龙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速推进,勃利县200兆瓦风电制氢联合运行示范项目成功产出黑龙江省第一桶“绿氢”,成为龙江东部第一个绿氢生产基地。聚焦生物经济新赛道加速奔跑,联顺生物101#、102#生产线稳定生产、103#开始试生产;瑞顺新霉素制药项目建成后,年可生产新霉素1500吨、链霉素1200吨、硫酸延胡索酸泰妙菌素5000吨、黄原胶12000吨。科技成果转化见实招,市科技局组织宝泰隆、万锂泰、北兴建材等企业走进哈工大先研院、哈工程、哈医大、佳大等高校院所,深化校地合作、共建产学研平台,推动科研成果与石墨烯新材料、煤矸石综合利用等产业需求精准对接,共谋协同创新发展。冰雪经济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新兴产业,日后必将成为助力七台河转型振兴发展的重要“拼图”。
以企地合作之“质”,共育协同发展新机遇
走出去、广交友,世界就在眼前,发展就在眼前。七台河坚持把加强与央企、国企战略合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,通过聚焦重点领域、创新合作模式,构建起企地互促共赢的生动格局。
——扩农业领域合作之势。依托北大荒农垦集团先进的机械力量、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垦地合作,制定《七台河市2025年垦地合作“促服务、提单产、增产能”推进方案》,建成千亩示范区20个,全过程和单环节合作面积分别达37.56万亩、66.92万亩,推动垦地合作再深化、规模再扩大、效益再提升。聚焦农机装备制造业、农产品加工产业扶持,勃农机械、勃锦悍马等5家企业67款产品进入北大荒农垦补贴目录;市农投集团分别与北大荒牧业集团、北大荒食品集团达成合作意向,为冻干食品、宠物食品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——增城市建设发展之机。围绕安居民生、基础设施、生态环保等方面,与省建投集团、省交投集团、省森工集团开展深度合作,东风、海天两个片区城镇棚改项目复工,南岸花园三期、职业学院过街天桥、口袋公园、万宝荷花池栈桥改造等5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,东安街、G229国道、大同街等部分路段园林绿化建设开工在即,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、饶盖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分别计划于6月、7月复工建设。山高新能源集团20万千瓦风电项目签订框架合作协议,完成宏观选址、风险排查、可研编制等工作。一个个项目落地的背后,离不开政府各级部门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。
以营商环境之“优”,解锁政务服务新高度
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,必须多从一些发展的视角、比较的视角、辩证的视角,去谋划、去建设、去完善。七台河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难点、堵点,不断擦亮政务服务“底色”,提升营商环境“成色”。
——助企发展更加给力。始终坚持“民营经济立市”发展战略不动摇,充分倾听民营企业呼声,多措并举解决企业发展难题。市委宣传部、市委统战部积极利用新媒体矩阵,发布《关于征集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建议的倡议》,启动“我为七台河发展建言献策”活动,社会各界广泛参与,为助力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又一个“金点子”,“一座城、一家人、一条心、一起干、一定赢”的氛围更加浓厚。市营商局、市人民银行、市金融监管局创新融资撮合服务,倾心打造融资信用征信服务平台,一季度新增授信13.77亿元,发布84款特色金融产品,入驻融资信用平台中小微企业超1000家,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新路径。市工信局会同相关部门逐项细化完善《七台河市进一步助力焦化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》,帮助宝泰隆、隆鹏、亿达信等企业解决融资、原煤采购、证照审批、企业用地等多项问题,全力支持焦化企业打破发展困境。市、县(区)两级开展“民营企业家日”“政商沙龙”等系列活动10余次,开启政企之间“双向奔赴”新局面。
——为民办事更加高效。持续在流程上做“减法”,在效率上做“加法”,“12345”政务服务热线实现“一网统管、多端协同”智能化升级改造,企业信息变更、注销登记和餐饮店开办3项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事项全面开通,电子证照改革推动202项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理。创新推出“四办”服务模式,“专场办”“专窗办”针对不同人群与办事场景设计流程,“帮您办”提供全程协助,“快捷办”加速业务流转,真正做到群众办事“一次办结”。同时,推出“延时+上门”服务,有效解决上班族、特殊群体办事难题,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。倾心打造“冠军分”小程序,深化“信易+政务服务”“信易+行政审批”“信易+出行”等5个“信易+”应用场景成效,国家发改委公共信用和地理信息中心发布的《城市信用监测月报(2025年第2期)》中,七台河市综合信用指数为89.8,排名全国第24位、全省第1位,全力以赴为企业、群众提供“审批最少、服务最优、速度最快”的政务服务。
以民生保障之“实”,书写幸福城市新答卷
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,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。七台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,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,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——民生实事展现部门新作为。一桩桩、一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实事,可观可触、可感可知,见证“奥运冠军之城”稳稳的幸福。城管、交警支队等部门大力解决“停车难、停车乱”问题,释放停车泊位2473个,实现36个公共停车场资源共享、灵活开放。供销、金融部门全力保障农资供应、贷款需求,农业、公安、市场部门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打假行动,水务、气象部门及时提供农事信息指导,多措并举打好春耕备耕组合拳,守护农民“粮袋子”。应急部门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整治重大事故隐患105项。市检察院携手人大、政协共卫“开学第一餐”。工会组织打造“智惠七工”平台,集成救助帮扶、技能提升、权益保障等26个功能模块,创新职工服务新方式。民政部门深化“一老一小”公共服务领域改革,建设5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全力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。
——促销活动激发市场新活力。消费一头连着生产发展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,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,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。七台河积极抢抓“两新”政策机遇,千方百计促消费、惠民生。精心策划“创意桃山•惊喜无限”、惠民“肉蛋菜”“人间三月天•魅力女神节”等48场特色促销活动,累计发放政府消费券260万元,促销活动热度不减,消费补贴持续加码。汽车以旧换新、置换更新平台提交申请810人次,家电、3C数码等产品享受换新政策10141台次,群众购物热情高涨。
——森林城市建设绘就新图景。漫步在充满活力的七台河街头,一座新兴现代化城市的风采跃然眼前,放眼望去处处皆是风景,城乡道路干净整洁,新建的9处口袋公园连同11个公园广场向公众免费开放,湖光山色美不胜收。历届市委一任接着一任干、一棒接着一棒跑,森林城市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。现如今,建成区公园绿地服务率86.26%,绿道网络居民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1.02千米,大型生态休闲场所20km服务半径对市域覆盖率超75%,真正让“推窗见绿、出门见景”成为市民的生活标配,城市“气质”与“颜值”在悄然间不断提升,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。
正如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报告所讲,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。七台河将坚定走好稳煤固基、转型发展,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,走出一条产业强、生态美、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。(王雨仑 孙靖宇)
编辑:张旭
审核:陈爽
监审:滕海霞